深圳律师咨询网视角:签订合同后的口头约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深圳律师咨询网 0

  在纷繁复杂的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交往中,合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各方的权利与义务,为交易的顺利进行和秩序的稳定提供保障。然而,在合同签订之后,常常会出现一些口头约定的情况,这些口头约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疑问。从深圳律师咨询网律师的专业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的复杂问题。

  **一、合同的形式与效力基础**

  合同的形式多种多样,书面合同因其内容明确、证据固定等优势,在法律实践中被广泛认可和应用。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并非合同生效的唯一要件,这意味着口头约定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具有法律效力。但与书面合同相比,口头约定缺乏直观的书面记录,其内容的证明相对困难,容易引发争议。

  **二、口头约定具有法律效力的情形**

  在深圳律师咨询网律师处理的众多案件中,发现以下几种情况下,签订合同后的口头约定通常具有法律效力。

  首先,当事人明确表示接受口头约定。如果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对口头约定的内容均无异议,并且按照口头约定实际履行了各自的义务,那么这种口头约定可以被认定为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具有法律效力。例如,甲乙双方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合同中对货物的价格、数量、交货时间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在交货时,甲方提出由于市场行情变化,希望乙方适当提高货物价格,乙方表示同意,并按照新的价格交付了货物,甲方也接受了货物且支付了相应款项。这种情况下,双方通过实际行为表明了对口头约定的认可,该口头约定便具有了法律效力。

  其次,口头约定是对原合同内容的补充或变更,且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当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出现一些新的情况或问题,需要对原合同的部分内容进行调整或补充时,双方可能会达成口头约定。只要这种口头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且符合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就应当认定其具有法律效力。比如,在房屋租赁合同中,出租方和承租方原本约定租金每月5000元,租赁期限为一年。但在租赁期间,由于周边房租市场价格上涨,出租方提出将租金调整为每月6000元,承租方表示同意。这种关于租金调整的口头约定就是对原租赁合同内容的变更,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具有法律效力。

  再者,口头约定有其他证据予以佐证。虽然口头约定本身缺乏书面形式,但如果有其他证据能够证明口头约定的存在及其内容,如证人证言、聊天记录、往来函件等,那么该口头约定也可能被法院认定具有法律效力。例如,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合作开发项目的合同,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双方就项目的某些技术细节达成了口头约定。后来在项目验收时,双方对技术标准产生了争议。此时,如果有参与项目讨论的员工作为证人出庭作证,证明双方确实曾有过这样的口头约定,或者有双方在讨论技术细节时的聊天记录等作为证据,那么该口头约定就有可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三、口头约定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情形**

  尽管在某些情况下口头约定具有法律效力,但也存在一些口头约定不被法律认可的情况。

  一是口头约定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保障,任何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约定都是无效的。如果签订合同后的口头约定涉及违法事项,如走私、贩毒、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或者违反了国家的税收、环保等相关政策,那么这种口头约定必然不具有法律效力。例如,甲乙双方签订了一份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甲方为了节省成本,要求乙方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乙方同意了甲方的要求。这种关于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的口头约定违反了建筑行业的相关法规和质量标准,是无效的。

  二是口头约定违背公序良俗。公序良俗是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简称,它是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如果口头约定的内容违背了社会的公序良俗,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风尚,也不会得到法律的保护。比如,甲向乙借款10万元,双方约定若乙不能按时还款,乙需以自己的人身自由作为抵押。这种口头约定严重违背了公序良俗,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是无效的约定。

  **四、如何确保口头约定的法律效力**

  在深圳律师咨询网律师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当事人因为口头约定的效力问题而产生纠纷。为了避免此类纠纷的发生,确保口头约定的法律效力,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及时将口头约定转化为书面形式。在达成口头约定后,双方应当尽快签订补充协议或备忘录等书面文件,将口头约定的内容明确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可以固定证据,避免日后发生争议时无据可依,还可以使双方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其次,保留好相关证据。即使无法及时将口头约定转化为书面形式,当事人也应当注意保留与口头约定有关的证据,如谈话记录、往来邮件、短信等。这些证据可以在发生纠纷时起到关键的证明作用。

  最后,遵循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在进行口头约定时,双方应当秉持公平、公正的态度,充分考虑对方的利益,不得利用口头约定谋取不正当利益。同时,在履行口头约定的过程中,也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按照约定的内容履行自己的义务。

  总之,签订合同后的口头约定在某些情况下具有法律效力,但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作为当事人,应当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谨慎对待口头约定,尽量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其法律效力,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从深圳律师咨询网律师的角度来看,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合同交易的安全与稳定,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在日益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中,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合同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正确认识和处理口头约定的法律效力问题,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我们提供当面免费咨询,赶紧电话预约吧!👈

👉最快捷沟通便是打电话:400-9969-211👈

👉也可以加律师微信咨询。微信号:12871916👈